【成语】:如坐针毡
【拼音】:rú zuò zhēn zhān
【解释】: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晋书·杜锡传》:“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意思是:屡次谏言给太子,太子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对杜锡心怀怨恨,便故意在杜锡坐的毡垫中放了一些针。杜锡没有发觉,屁股被扎得鲜血直流。
【近义词】:局促不安 坐卧不宁 惶惶不安 坐卧不安 寝食不安 面无人色 芒刺在背
【反义词】:处之泰然 从容不迫 满不在乎 如坐春风 安之若素 悠闲自在 如沐春风 泰然自若
【例句】:明天就要发布高考分数了,他如坐针毡,来回在屋里踱步.
【成语故事】:
西晋时候有个叫杜锡的人,父亲是西晋名将杜预。杜锡从小饱读经书,熟读兵法,学识渊博,年少成名,但是他性格非常耿直,有什么话都是直说,不会拐弯抹角,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与他成为朋友,也得罪了许多人。
由于杜锡为人正直,经人推荐,杜锡做了愍(mǐn)怀太子的中舍人(太子的官属,陪伴在太子身边,以其人高尚的修养品行影响太子的一种官员,官品不高,一般为七品)以后。愍怀太子是晋惠帝司马衷和妃子谢玖所生。愍怀太子自幼聪慧,大有司马懿之风。从小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愍怀太子长大后,不修德业,性刚且奢侈残暴,于宫中摆大鱼大肉酒宴,搞得宫中鸡犬不宁,但是没人敢站出来指责太子。
杜锡做了愍(mǐn)怀太子的中舍人后,针对太子的所作所为非常看不惯,于是多次规劝晋惠帝的儿子愍(mǐn)怀太子。愍怀太子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对杜锡心怀怨恨,认为杜锡处处针对自己,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想方设法想教训下杜锡。
一天,愍怀太子故意在杜锡坐的毡垫中放了一些针。然后请杜锡来,杜锡没有发觉毡垫中放了一些针,一屁股坐下去。可想而知,杜锡屁股被扎得鲜血直流,杜锡只好告辞。到了第二天,太子故意问杜锡:“你昨天出了什么事?”杜锡难以开口,只好说:“昨天喝醉了,不知道干了些什么。”太子说:“你喜欢责备别人,为什么自己也做错了事呢?
来源:每日成语故事
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