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地方动态 — 正文

铜锣、喇叭、脚板“土办法”在防汛抗洪中显“威力”

雷霞在重庆开州区临江镇经营一家茶馆,16日下午洪水到来时,她早已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将桌椅、电器等物品搬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了重大财产损失。“那天下午三点多,我突然听到一阵锣声,知道洪水要来了,这为大家安全转移争取了时间。”雷霞说。


铜锣、喇叭、脚板“土办法”在防汛抗洪中显“威力”


15日起,开州所在的长江上游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乡镇街道和村社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巡查,他们大多提着一面铜锣,发现险情就马上敲锣。从古代沿用至今的铜锣,依然在中国农村防汛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洪水往往来得比较急,而且有时发生在深夜或凌晨,挨家挨户通知根本来不及。锣声穿透力强,人们听到锣声就知道洪水要来了。”临江镇镇长邹品生说。


如今,无人机、智能化巡检系统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到防汛工作中。但在一些技术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很多防汛的“土办法”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和铜锣一样,大喇叭也在防汛抗洪中显示出“威力”。


巫溪县田坝镇与临江镇同处长江上游,16日凌晨3时许,洪水漫过湾滩河向场镇涌去。危急时刻,田坝镇工作人员袁柱军用高音喇叭开始喊话:“大家快起来了,洪水来了,都转移到上面小学去!”


睡梦中的人们被高音喇叭惊醒,纷纷开始转移。凌晨6时许,场镇的洪水已达2米深,但1000余名居民早已转移完毕,无一人伤亡。


“挨家挨户通知只能一对一,而一只喇叭可以对100人、1000人,传播效率很高,是争取防汛疏散时效性的‘利器’。”袁柱军说。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光有铜锣和大喇叭有时还不够,关键时刻还要靠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脚板,亲自上门进行排查。特别是农村地区老年人普遍较多,听力较差、行动较为迟缓,往往是防汛转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16日上午8时许,在重庆万州区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洪水已经齐腰深,大部分居民已被疏散。社区书记傅山祥仍在挨家挨户排查。


一栋居民楼的二楼楼梯口,一位老人和一对母女正在呼救。傅山祥找来绳子,一头拴在公路行道树上,一头拴在自己腰上,跳进了齐腰深的洪流中,艰难地向街对面蹚过去,把受困的三人转移到安全地点。


“敲锣、喊话、发警报的同时,乡镇、村社干部必须要挨家挨户敲门,绝不能让一个人滞留在家中,尤其是老年人。”傅山祥说。


在近期的南方汛情中,铜锣等“土办法”被各地广泛使用。“在农村,防汛工作归根结底是‘人’的工作,这些‘土办法’永远不会过时。”邹品生说。


来源:新华社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重庆丰都鬼城景点介绍+美食推荐,一起来了解一下

丰都鬼城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长江北岸的名山上,名山几乎是重庆游客必游的地方,并且是长江邮轮的首个岸上游览地点。鬼城又称为“幽都”、“中国神曲之乡”,以各种阴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所以鬼城内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药王殿等多座表现阴间...

10月20日 15:39

重庆清华中学学校你了解多少?

重庆市清华中学渊源于清华大学,创建于1938年,解放后,学校由政府接办,更名为"重庆市第九中学"。根据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230余亩,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拥有101个教学班,有5300多名在校学生。 ...

10月20日 14:55

教你做简易版重庆小面,一起来看看

在某种程度上,小面对于重庆人来说是比火锅还要重要的存在,因为你可以看到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早餐还是午晚餐,大家好像都在吃小面,它可以当早餐,也可以作夜宵,已经成为当地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吃食了。...

10月16日 16:27

重庆都有哪些好吃的火锅底料牌子,一起来看看你知道几个

重庆有非常多的火锅店,到重庆不吃一顿当地正宗火锅的话相当于没去过重庆。但是,重庆火锅之所以好吃地道,跟他们的火锅底料有很大关系,可以说锅底是灵魂所在。那么,重庆有哪些还吃得火锅底料呢?今天就来为大家推荐一下重庆有名的火锅底料,一起来看看吧。 ...

10月16日 15:57

重庆医科大学学校介绍及2020最新排名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是重庆市一所医药类一本院校。重庆医科大学虽然不是211及重点高校,但却是国家重点扶持建设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在重庆排名第四,也自然是省重点建设高校。 ...

10月15日 16:20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