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生产经营红红火火,多项指标呈现大幅增长,这样的民营企业,在北碚还有不少。北碚这些民企,疫情中为啥还能逆势增长?
产能同比提升了20%,生产效率提高20%,库存周转缩短50%,环保监测效率提高60%,安全隐患降低80%,节约成本300万元以上……不久前,位于北碚的宏扬电力公司透露了这样一组上半年的生产数据。
生产经营红红火火,多项指标呈现大幅增长,这样的民营企业,在北碚还有不少。例如,今年3~6月,红岩建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招录新员工10人,研制新产品2项,新增桥梁维养装备工程项目订单23个,企业的产值不仅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而且还实现了比去年同期翻番增长。
又如,3个月前,歇马曲轴推出了2KW直流便携式静音发电机。有了这样一款产品,长途货运司机在不开启汽车发动机、不违规改装外挂空调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使用空调。产品一经推出,马上就获得了市场追捧,目前月产能已超过5000台。
对不少民营企业而言,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谓一场生死考验。物流受阻、供应链中断、市场断崖式下滑,每一条,都可能将企业逼到生死边缘。
身为全市唯一的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区,北碚在推动民企走出困境并实现持续增长方面该如何作出表率?北碚区的做法是由区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步调一致,从多个维度为民企发展提供支持。由此,北碚民企,没有被疫情打垮,反而越活越滋润。
抓龙头企业
以产业链带动复工
其实,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今年疫情中仅仅是推动民营企业开工复产,北碚都一度困难重重。
为帮助企业复工,北碚制定了一个全面帮扶的行动方案。具体而言,包括16条,涉及财税支持、要素保障、法律帮助等,切实减轻企业疫情期间负担。同时,区经信委还出台了工业企业复产复工规程,编制了申报“流程图”,制作了“一图看懂申报复工复产流程图”电子版。
不过,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设置政策研究机构,复工申请流程怎么走,优惠政策如何申报?为提高效率,北碚区抽调了384名机关干部成立了251个驻厂工作组,进驻企业开展复工复产指导工作。
作为工业企业主管部门的区经信委,成立了6个工作小组分片区上门服务企业指导疫情防控,组织29名机关工作人员,对拟复产复工企业进行指导检查,提出问题,落实整改,保障企业尽快复产复工。
企业复工的一大难题是隔离带来的交通阻碍。为此,北碚区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工作机制,帮助企业物流车辆在防控疫情期间顺利通过道路卡点,安排专人收集企业来碚车辆信息,集中报送区运管局进行备案。
对于缺乏防疫物资的企业,该区一方面协调辖区内的3家化工企业满负荷生产,另一方面搭建共享平台,拓宽防控物资采购渠道。
广大小微企业是复工中的困难户。为此,北碚区经信委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方法:抓住龙头企业,以产业链带动复工。
以小型电机为主打产品的神驰机电,上游有200多家中小微企业,遍布于位北碚10多个街道和镇。神驰牵头上下游通力协作,每年创造30多亿元产值。
龙头企业必须率先复工,给上游信心,否则整个产业链都没法动。北碚区派出一支工作组赴企业紧急调研,很快,一个分头行动的方案出炉:有资金困难的上游企业,由神驰通过预先支付货款的方式解决,对某些品类的产品,甚至可提高采购单价。缺乏防疫物资的企业,由所在街道管委会、镇政府和神驰共同解决。物资需求数量不大的,可以无偿提供。数量大的,则提供采购渠道。
同时,由神驰提供上游企业名单,北碚区政府召集相关部门,逐一走访,派专人指导制定防疫预案,完善复工申请手续。3月初,神驰产业链的全部企业都顺利实现复工复产。
数字化转型
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复工复产只是第一步,企业要获得不俗的发展业绩,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以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升级是关键。
科技引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北碚的创新做法之一,是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或智慧工厂并上云上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来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
2019年智博会期间,重庆市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在蔡家挂牌成立。该中心立足重庆,做全国市场,对蔡家而言,无疑是近水楼台。为了充分盘活优势,北碚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大企业建设数字车间和智慧工厂,鼓励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工业互联网为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不可想象的推动力。众所周知,民营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都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来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生产的每个环节仍以人工操作为主,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
但有工业互联网这样的基础设施,小企业也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以位于蔡家的重庆百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湖机械”)为例。不久前,在北碚区经信委的指导下,这家企业的几台机床都装上了传感装置。机床运转全过程的实时录像,以及温度、压力、能耗等物理指标,都会及时上传到重庆市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数据库。
数据库有多个用户端:企业端,管理者随时打开手机,都可以远程看到自己设备的运行情况;政府管理端,可随时通过后台调看任何企业的生产情况,管理起来也更精准。设备上网的同时,重庆市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还为用户提供了远程协同办公工具。
凭借这些技术手段,百湖机械设计、加工、销售等不同岗位上的员工,不需要见面,在各自家里通过一根网线就能完成产品设计和优化。操作人员在线上接到指令后,去工厂启动机床,设定好生产参数,装入物料,然后就可以离开。下一个生产加工环节的操作人员会根据进度,到车间完成相关操作后即可离开。
文章开头提到的重庆宏扬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受益企业之一。这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是输电线路铁塔、铁塔用地脚螺栓、微波塔用地脚螺栓、非标金具及类似钢结构的生产、安装及服务、热浸锌业务等。疫情以来,该企业率先在同行业进行数字车间改造,结合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工业大数据技术等,为企业提供生产过程管理、设备状态预警管理、环保预警、能耗监控、成品质量管理等应用服务,解决了多个行业关键共性问题,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宏扬电力进行数字化转型。如文章开头列举的一串数字所显示的那样,它的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全方位多维度
帮扶早已成为常态
用工业互联网这样的科技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北碚客观研判经济形势、客观认识企业竞争新阶段后作出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从各个维度优化营商环境,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定向定点给予帮扶等,在北碚早已成为常态。
重庆银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及订制产品等个性化服务的制造、研发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位于同行业前茅,多种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准。
乘势而上,企业要保持领先,还得重新规划和布置车间生产线,通过生产流程的优化来提升产品良品率。但是,生产线要动,涉及到复杂而繁琐的环保手续。
去年末的一天,北碚区经信委照例由相关负责人带队巡查企业,当来到银河公司并了解到企业的难处时,经信委一行人立即展开调研,对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困难诉求,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一一记录,并形成报告。
该报告经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后第二天,经信委相关负责人立即找到北碚区生态环境局领导,并陪同其多次前往银河公司现场勘察、答疑和指导。在工业企业娘家区经信委协调下,银河公司流水线变更位置最终获得批准。
充分挖掘西南大学这座“富矿”,为民营企业嫁接科技资源,是北碚在创建全市唯一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中的创新举措。文章开头提到的歇马曲轴正是受益者之一。
歇马曲轴是国内最早研发摩托车曲轴总成的企业之一,目前在摩托车通机曲轴制造行业中综合实力名列第三。行业头部企业,产品多元化是必然之选。在北碚区经信委的牵线搭桥下,歇马曲轴与西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团队合作,由公司提供资金和管理团队,教授团队提供技术,共同研发通机新产品,目前已成功开发出1-3KW变频发电机、2KW便携式发电机、3.5KW静音变频发电机等系列产品,并实现了量产。
同样借助于校企合作,目前,歇马曲轴开发的5G基站高效智能后备电源和数控高频发电电焊机都已完成技术方案设计,正在进行小试。数控高频发电电焊机可以实现30-250A电流的线性稳定输出,可使用4.0焊条,将为野外施工提供更加精良的焊接设备。
“北碚区党委、政府出台了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区经信委等部门深入调研、帮助企业攻坚克难,才使我们增强了信心,敢于扩大生产规模”,重庆红岩建设机械制造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