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头条推荐 — 正文

蜱虫高发期需高度警惕,蜱传播疾病防护措施有哪些?

据重庆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监测,近期市内多地出现蜱。市疾控中心今(11)日发布特别提醒,夏季是蜱虫高发期,野外踏青或者干农活的时候,要警惕一种叫“蜱”的生物,因为被它咬一口,可能危及生命。

蜱虫高发期需高度警惕,蜱传播疾病防护措施有哪些?

据介绍,蜱,属于蛛型纲蜱螨亚纲,是广泛分布的吸血节肢动物,分为硬蜱(壳质化盾板)和软蜱(无盾板)。虫体椭圆形,外表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大小如芝麻,拥有4对步足和强悍的吸血口器。


蜱虫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游离蜱主要栖息于阴暗潮湿的地方,最常栖息的地方是树叶尖上,还有草地、墙壁、石缝及动物巢穴处。成蜱多寄生于大型家畜或野生动物,幼虫及若虫则多寄生于小型哺乳动物。人或动物从中经过时会攀爬到身上,主要附着在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柔软部位。


蜱在吸食嵴椎动物血液的过程,传播多种病原,引发各种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畜共患病,有“致命蜱”之称,市民应高度警戒。


蜱幼虫、若虫和成虫都需寻找宿主寄生吸血,与蚊子不同,蜱叮上人以后不易更换地方连吸数天,吸血量高,吸血后体型增长几十倍,如亚洲璃眼蜱每只雌蜱要吸食8.9ml血液。在蜱类种群的高发期,寄主动物可能由于过度失血而死亡。


目前所知蜱类通过叮咬可传播至少217种感染性微生物(包括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细菌、原生动物等)、寄生虫以及蜱瘫毒素,是目前所有医学媒介生物中传播病原种类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一类媒介生物。大家所熟知的莱姆病、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蜱传斑疹伤寒等均是蜱传疾病。


我国2010年首次报道的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就是蜱虫叮咬传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该病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11个省市发生或流行,临床表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防止蜱传播疾病的最佳方法是避免成为蜱虫的宿主,市民该怎么做?


———野外游玩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在草地树林长时间坐卧,尽量在步道行走;穿浅色有衣领、紧口的长袖衣裤,扎紧领口、袖口和裤脚;外露部位涂擦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喷洒驱虫剂。


———定期或离开野外时做好检查


检查自己和孩子是否有蜱虫;脱衣服,仔细查看所有的皮肤表面,特别注重头皮、耳后、颈部、腋下、腰部、大腿内侧和膝窝;有些未吸饱血的蜱体积很小,需仔细查看皮肤上黑色或棕色的斑点。


定期检查宠物,特别是野外玩耍归来,检查的部位也是要注意耳朵后面、颈部、腋窝后面,是容易被蜱虫叮咬的地方,要注意检查。


发现蜱虫咬伤怎么办?


———“4不要”


由于蜱的口器非常特别,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把它的口器留在皮肤里,造成潜在的危害,切勿恐慌,谨记“4不要”。


不要拍打,不要硬拔,不要捏爆,不要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它。


———及时前往医院


最好及时赶往医院,由医生用专业的工具处理后消毒。


———自行处理


如果医院远,可能不能及时赶到医院,建议用尖头小镊子轻轻地一点一点缓慢地把蜱虫取出来,稳定、压力均匀地向上提拉,扭转/勐拉动蜱可能会导致蜱的口器残留在皮肤中。


拔出蜱后,用酒精或者肥皂水清洗伤口和手。如果有可能拔下来的蜱不要扔掉或破坏,可以留给医生鉴定检查。


自行清除蜱后数周内开始出现皮疹或发热症状,请及时就医,向医生详细阐述遭到蜱叮咬的时间、部位以及最有可能粘附上蜱的地点。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国家卫健委提示谨慎食用酵米面类食品,长沙米粉也属于此类食品

​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9人死亡,国家卫健委发布提示,谨慎食用酵米面类食品。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都属于此类。 ...

10月21日 12:56

专家提醒:板蓝根防疫试验尚不明确,切勿盲目购买

近日,网络上热传复方板蓝根在体外测试中能够有效抑制新冠病毒。随后,白云山复方板蓝根颗粒开始迅速“蹿红”,引发了一波抢购热潮。10月2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长沙药店发现,目前板蓝根需求量很大,长沙部分药店的存量也纷纷告急。在长沙,白云山板蓝根真的要抢...

10月21日 11:22

湖南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3月24日,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迎来一位熟悉的客人。正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的省委书记杜家毫,又一次来到村里。这是杜家毫过去7年间第6次考察十八洞村。他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自我加压,努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后实现新发展、展现新面...

10月21日 10:25

《石榴花开2》带你走进白族的小康新生活

本期节目以《“风、花、雪、月”幸福来》为主题,讲述了生活在洱海湖畔和世外湘西开创幸福生活的白族同胞们,他们是:把创新扎染工艺传授给村民,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的张斌小白夫妇;为洱海“环湖截污”,保障清水入湖、生态和经济良性发展的“洱海卫士”张亮涛;打造白...

10月20日 13:45

金鹰节落户长沙20年后,为湖南长沙带来了哪些影响?

​10月18日晚上,第13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颁奖晚会暨闭幕式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为获奖者颁奖,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出席。...

10月20日 13:33

最热资讯